UK′s first drone superhighway to open this summer(本文由 Unwire HK 授權轉載。
市場傳出,雲端企業軟體巨頭 Salesforce 有意收購數據管理軟體商 Informatica Inc.,但市場憂心 Salesforce 的利潤將受影響,Salesforce 股價應聲重摔。Informatica股價則下挫6.50%,收35.98美元。
研調機構Bernstein分析師Mark Moerdler對這樁交易表達疑慮,認為這反而會讓Salesforce近幾年帶動股價上漲的成長動能走偏。Salesforce股價15日重挫7.28%,收272.90美元,創2022年12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。此外,儘管Informatica去年的毛利率高達79%,但營益率僅5.9%。CFRA分析師Angelo Zino重申對Salesforce的「強力買進」(strong buy)評等,但坦承對這樁收購計劃的想法好壞參半。(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。
分析師指出,這樁交易未必是壞事,但可能讓Salesforce難以專注於提高利潤和發展自動化的策略。Informatica成立於2021年,總部位於加州,提供AI驅動的Intelligent Data Management Cloud (IDMC)平台。德國是世界最強汽車製造國,台灣則擁有全球首屈一指 ICT 和半導體產業,雙方過去汽車產業並沒有太多合作,但電動車與智慧交通轉型路上,兩國準備好更多合作。
」德國經濟辦事處代理處長楊海諾(Leonie Yang)指出,德國是台灣在歐洲最重要的貿易伙伴,2023 年雙方貿易額達 220 億美元,朝電動車領域轉型時,雙方有大好合作機會值得開發。從整體策略看,台灣 ICT 供應鏈雖強大,但缺少整車組裝與汽車品牌,德國車廠電動化轉型過程,則需更多供應鏈、更高彈性與客製化服務,當然也需要更可靠的晶片來源。面對德國龐大汽車產業帝國,台灣看起來似乎很微小,然而有趣小故事可說明這場轉型,小東西也能造成大改變。」Phoenix Contact 總經理劉嘉舜表示,這例子正好說明台德兩國電動車領域合作是各取所需,且互相助益
」德國經濟辦事處代理處長楊海諾(Leonie Yang)指出,德國是台灣在歐洲最重要的貿易伙伴,2023 年雙方貿易額達 220 億美元,朝電動車領域轉型時,雙方有大好合作機會值得開發。然而台灣卻握有德國汽車大廠都渴求的 ICT 產業和半導體產業,讓電動車、智慧運輸成為兩國的共同目標。
或許這次合作,能開啓兩國電動車產業跨界合作,創造更大效益。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特別籌組代表團,成員有德國汽車產業聚落北威邦國際商務署及多位德國企業主管,來台參訪台積電、Gogoro 和立凱電能科技等電動車產業與 ICT 產業要角,希望促進雙方合作。」Phoenix Contact 總經理劉嘉舜表示,這例子正好說明台德兩國電動車領域合作是各取所需,且互相助益。同時,電動車大廠特斯拉零組件 75% 是台灣供應鏈,顯示台灣對電動車產業的重要性。
電動車最重要零件之一,就是充電接頭,為了讓充電設施發揮最大效益,歐洲各大車廠同意採用 CCS2 充電標準,這標準並不是德國車廠設計,而是台灣公司 Phoenix Contact。德國是世界最強汽車製造國,台灣則擁有全球首屈一指 ICT 和半導體產業,雙方過去汽車產業並沒有太多合作,但電動車與智慧交通轉型路上,兩國準備好更多合作。googletag.cmd.push(function() { googletag.display(div-gpt-ad-1703223425197-0); }); 說到汽車,台灣和德國幾乎處在光譜兩端,全世界有 24% 豪華車在德國製造,超過六成豪華車為德國品牌,台灣汽車品牌就別提了,說了都是淚。面對德國龐大汽車產業帝國,台灣看起來似乎很微小,然而有趣小故事可說明這場轉型,小東西也能造成大改變。
從整體策略看,台灣 ICT 供應鏈雖強大,但缺少整車組裝與汽車品牌,德國車廠電動化轉型過程,則需更多供應鏈、更高彈性與客製化服務,當然也需要更可靠的晶片來源。「台灣電動機車產業發展迅速,政府希望 2040 年實現 100% 電動機車銷售。
(首圖來源:保時捷)。「Audi、BMW、賓士和保時捷等各大車廠共聚一堂簽署 CCS2 合作時,就是在 Phoenix Contact 位於北威邦的會議室
瑞銀預期到 2025 年底,P5 產能將達到每分鐘 17 千瓦,以實現規模經濟效益,到 2028 年將升至每分鐘 60 千瓦,有助於未來毛利率擴張。googletag.cmd.push(function() { googletag.display(div-gpt-ad-1703223425197-0); }); 力積電產能利用率恢復至 75-80%,其中記憶體產能利用率達 95-98%,邏輯晶圓廠產能利用率 65-70%。力積電昨日舉行 2024 年第一季法說會,瑞銀出具最新報告指出,目前公司盈利能力相對較低,考慮到與成熟代工廠的持續競爭,維持「中性」評級,目標價下調至 27 元。大摩認為特種 DRAM(specialty DRAM)復甦仍緩慢,力積電到第二季仍可能處於虧損,再考慮中國競爭對手都有擴張計畫,恐對該公司造成長期威脅,評級「劣於大盤」。(首圖來源:科技新報)延伸閱讀:轉移設備將挹注營收 10-20%,錼創董座李允立樂觀看 Micro LED力積電估地震晶片報廢損失約 5 億元,影響 Q2 出貨 5%~8%。針對中國產能擴張,大摩指出,根據產業調查,長江存儲目前正致力於 3D DRAM 研發,長期目標將 3D DRAM 產能擴大至 100kwpm。
針對市場前景,力積電預期將維持溫和反彈,潛在產品記憶體價格上漲拐點可能支持毛利率改善及產能利用率,但部分因為中國在驅動 IC 和 CMOS 的競爭壓力所抵消。力積電指出,今年第二季電費較高,對毛利率造成 -1.2 個百分點的影響,瑞銀預期力積電第二季營收將成長 7%,下半年當車用/工業需求恢復正常,將支持 2024 年營收年增 14%。
大魔認為,儘管記憶體廠產能利用率達 95% 以上,但因特種 DRAM 定價環境仍面臨挑戰,記憶體廠仍處於虧損狀態。至於長鑫存儲,2024 年產能擴張可能為 50-60kwpm,之後上海臨港可能有另一座 100kwpm 的晶圓廠在擴產。
日本和印度海外晶圓廠沒進一步進展,但力積電希望採技術轉讓方式,按里程碑收取許可費,僅在日本收購少數股權,因此對損益影響有限針對中國產能擴張,大摩指出,根據產業調查,長江存儲目前正致力於 3D DRAM 研發,長期目標將 3D DRAM 產能擴大至 100kwpm。
日本和印度海外晶圓廠沒進一步進展,但力積電希望採技術轉讓方式,按里程碑收取許可費,僅在日本收購少數股權,因此對損益影響有限。瑞銀預期到 2025 年底,P5 產能將達到每分鐘 17 千瓦,以實現規模經濟效益,到 2028 年將升至每分鐘 60 千瓦,有助於未來毛利率擴張。大魔認為,儘管記憶體廠產能利用率達 95% 以上,但因特種 DRAM 定價環境仍面臨挑戰,記憶體廠仍處於虧損狀態。(首圖來源:科技新報)延伸閱讀:轉移設備將挹注營收 10-20%,錼創董座李允立樂觀看 Micro LED力積電估地震晶片報廢損失約 5 億元,影響 Q2 出貨 5%~8%。
googletag.cmd.push(function() { googletag.display(div-gpt-ad-1703223425197-0); }); 力積電產能利用率恢復至 75-80%,其中記憶體產能利用率達 95-98%,邏輯晶圓廠產能利用率 65-70%。針對市場前景,力積電預期將維持溫和反彈,潛在產品記憶體價格上漲拐點可能支持毛利率改善及產能利用率,但部分因為中國在驅動 IC 和 CMOS 的競爭壓力所抵消。
力積電昨日舉行 2024 年第一季法說會,瑞銀出具最新報告指出,目前公司盈利能力相對較低,考慮到與成熟代工廠的持續競爭,維持「中性」評級,目標價下調至 27 元。力積電指出,今年第二季電費較高,對毛利率造成 -1.2 個百分點的影響,瑞銀預期力積電第二季營收將成長 7%,下半年當車用/工業需求恢復正常,將支持 2024 年營收年增 14%。
至於長鑫存儲,2024 年產能擴張可能為 50-60kwpm,之後上海臨港可能有另一座 100kwpm 的晶圓廠在擴產。大摩認為特種 DRAM(specialty DRAM)復甦仍緩慢,力積電到第二季仍可能處於虧損,再考慮中國競爭對手都有擴張計畫,恐對該公司造成長期威脅,評級「劣於大盤」
投資銀行高盛曾於去年發表報告指出,生成式AI(Generative AI)可能使發達經濟體的3億個工作機會受到影響。人工智慧(AI)近年成為火熱話題,AI 對勞動市場的影響也深受市場關注。(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。高盛也指出,較不受AI和自動化影響的行業包括清潔、安裝、維修、運輸等,一半以上工作內容無法自動化,AI頂多只能擔當輔助角色。
儘管不少人憂心AI對勞動市場的衝擊,但在過去的世代中,新技術的問世通常也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和需求來源。專家指出,全球勞動力逐漸老化之際,AI 可望幫上忙。
AI技術的成熟和與人類的協作,以及在聘僱上產生的變化,勢必將成為人口老化經濟現實中的新風貌。日本和歐元區預期將在不久後面臨適齡勞動人口減少的困境,美國、英國勞動人口成長也降溫,中國、韓國等開發中國家也將面臨相似挑戰。
專家看好,萌芽中的AI技術可望成為勞動力短缺的解決方案之一。近期有知情人士透露,高盛、摩根士丹利等銀行高層已開始考慮藉AI工具削減新進分析師人數。